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基础研究进展 |
摘要点击次数: 1644
全文下载次数: 946
投稿时间:2000-06-09
|
|
期刊信息:《中国骨伤》2001年,第14卷,第8期,第475-475页 |
DOI:doi:10.3969/j.issn.1003-0034.yyyy.nn.zzz |
基金项目: |
|
中文摘要: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中,旋转手法的应用是关键,近几年有学者作了一些可贵的探索,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:1解剖学方面倪文才等[1]曾对31具尸体标本进行椎基动脉系及其对延髓、脑桥等部血循分布情况进行解剖学研究发现,椎动脉从出枢椎横突孔至入枕骨大孔处可谓”蜿蜒崎岖“,共有6~7个生理弯曲,椎动脉在其中位置相对固定。颅内椎动脉远侧段的管径约30~40mm,支配前庭神经核的基底动脉脑桥支管径仅0.1~0.5mm,支配迷路的内听动脉由小脑下前动脉分出,其管径平均为02mm,所以对上颈段大幅度的位移必然扭曲、拉张椎动脉,影响椎动脉血供。 |
|
|
|
引用本文,请按以下格式著录参考文献: |
中文格式: | 付梓新.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基础研究进展[J].中国骨伤,2001,14(8):475 |
英文格式: | .[J].zhongguo gu shang / China J Orthop Trauma ,2001,14(8):475 |
|
阅读全文 下载 查看/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|
关闭 |
|
|
|